為了提高電力變壓器鐵芯的導磁性能,減小磁滯損耗和渦流損耗,變壓器的鐵芯大多采用厚度為0.35mm、表面涂有絕緣漆的硅鋼片作為鐵芯導磁材料。由于在磁通密度及頻率相同的情況下,冷軋硅鋼片比熱軋硅鋼片的單位損耗低,故電力變壓器的設計采用冷軋晶粒取向硅鋼片。并且由于硅鋼片有磁飽和現象,如果變壓器選用磁通密度太高,空載電流和空載損耗就會很大,因此磁通密度要選在飽和點以下,一般為1.6~1.7T,再根據磁導率和鐵芯截面,確定了不飽和的每伏匝數。只有按這個參數設計制造的變壓器才不容易出現磁飽和現象,使電能通過磁路順利地傳遞給二次繞組,轉換成為改變電壓的能量輸出。
根據變壓器的4.44公式U≈E1=4.44f×N1×Φm得知,當變壓器在電網電壓升高或頻率下降時,就會使U/f比值增大,都將造成變壓器工作時主磁通Φm的增加。而變壓器的鐵芯橫截面積一旦設計制成,就已經確定,可以認為是不變的。根據公式Φm=Bm×S,則磁通密度將會增加,當超過鐵芯的冷軋硅鋼片飽和點,磁通密度為1.9T或更高些進入飽和區時,稱為變壓器過勵磁。如當勵磁電壓為額定電壓的130%~140%時,過勵磁較嚴重,如果持續時間較長,硅鋼片單位損耗按指數上升,鐵芯溫度上升會使變壓器逐漸老化而損壞。